金属磷化表面处理的方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08-27 14:31:17 点击次数:1059次
金属磷化表面处理的方法是什么?常州市卓辰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阐述的是金属表面的磷化处理工艺。具体地说,是对金属基体的表面作磷化处理,使在表面上形成结合力和防腐蚀能力优良的磷化膜,作为阳离子电泳涂漆的底层。
所指的“金属表面”是指任何金属基体,特别是钢铁、锌或锌合金的表面。
给汽车车身、汽车零件、钢家俱等物品涂复面层要进行电泳涂漆,目前,对电泳漆的前处理都采用磷化方法(即形成磷化膜的处理)。一般都采用喷淋法来作磷化处理,以减省设备和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工件形状复杂,有很多凹处的情况下,就会有一些部份不能直接喷到磷化液。这些部份的抗腐蚀性能就会很快变差,即使是电泳漆以后也很容易被腐蚀。
另外,由于汽车要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周围环境下,因而车身就需要有较高的耐腐蚀能力,包括要防止车身下部零件穿孔和防止外极上的纤维性腐蚀。
在喷不到的凹位处,磷化膜就只是靠浸渍方法形成。但是,那些凹陷部位如侧梁的内板部份或车门内板部份,在喷淋时是会受到磷化液溅及或暴露于酸性环境下的,它们在这5至30秒内会受到影响,在短时间内就形成一道蓝色膜(即磷酸铁膜层),而这一膜层在浸渍时也是不会再转变的。这一蓝膜及黄色锈斑表明磷化得不彻底和磷化膜不良。而外板部份经过5至30秒的喷淋形成的初始结晶,即使随后再浸渍,其终形成的晶粒也是叶片状的,就如只由喷淋工序所产生的晶粒状一样。
结构材料、小零件等的磷化处理,通常是用浸渍法进行,比如在含锌离子量很高的(约2至4克/升)磷化液中,在高温(60-90℃)下浸渍较长的时间(3至10分钟)进行的。所形成的膜很重(3至5克/平方米),而且结合力不好,因而防腐蚀性能低,外观低劣,不适宜作电泳涂漆的底层。
在按本发明进行磷化处理前,金属工件通常要经除油清洗。例如以碱性除油剂,以50至60℃的温度,处理工件2分钟,然后用水清洗。再用表面处理剂在50°-60℃温度下处理工件10-30秒。
- 上一篇:黑磷化表面处理工艺有哪些特点
- 下一篇:黑磷化表面处理工艺有哪些特点?
您可能对此也感兴趣
相关阅读